温湿度传感器
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温湿度传感器。
实验原理
无论是工业领域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,温度和湿度一直都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,DHT11 和 DHT22 是 DHTxx 系列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传感器。它们有着相同的引脚,用法一致,下图是两者的规格对比:
如果拆下传感器的外壳,其实里面只有一个 NTC 热敏电阻和一个湿度传感元件。
湿度传感部件有两个电极,中间有一个保湿基底(通常是盐或导电塑料聚合物)。随着湿度的升高,基板吸收水蒸气,导致离子的释放和两个电极之间电阻的降低。电阻的变化与湿度成正比,可以测量湿度来估计相对湿度。
DHT11 与 DHT22 还包括用于测量温度的 NTC(热敏电阻)。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器。从技术上讲,所有电阻器都是热敏电阻,因为它们的电阻随温度略有变化,但这种变化通常非常小,难以测量。热敏电阻的设计使其电阻随温度而急剧变化(每度 100Ω 或更大),而且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。
DHT11 和 DHT22 传感器的连接都相对简单。它们有四个引脚:
VCC
:传感器供电引脚,建议使用 5V 电源。使用 5V 电源,传感器可以放置在 20 米外。在 3.3V 电源电压下,传感器可以放置在 1 米外;Data
:通过串行数据输出温度和湿度;NC
:无连接;GND
:接地;
硬件电路设计
物料清单(BOM 表):
材料名称 | 数量 |
---|---|
0.96 寸 OLED 屏幕 | 1 |
DHT11 温湿度传感器 | 1 |
10K 电阻 | 1 |
杜邦线(跳线) | 若干 |
面包板 | 1 |
软件程序设计
在敲代码之前,我们还需要了解 DHT11 的通信方式
DHT11 与控制器之间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,一次通信时间 4ms 左右,数据分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,具体格式在下面说明,当前小数部分用于以后扩展,现读出为零。操作流程如下:
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为 40bits
,高位先出。
数据格式:8bits
湿度整数数据 + 8bits
湿度小数数据 + 8bits
温度整数数据 + 8bits
温度小数数据 + 8bits
校验和
数据传送正确时校验和数据等于 8bits 湿度整数数据 + 8bits 湿度小数数据 + 8bits 温度整数数据 + 8bits 温度小数数据
所得结果的末 8 位。
MicroPython的标准库中含有 DHT
库,可以导入模块即可直接使用,代码如下:
import dht
import machine
from time import sleep
d = dht.DHT11(machine.Pin(22))
while True:
d.measure()
# temp = d.temperature() # eg. 23 (°C)
# RH = d.humidity() # eg. 41 (% RH)
# data = "temp(f): %s humidity: %s" % (32.0 + 1.8*d.temperature(), d.humidity())
data = "temp(c): %s°C humidity: %sRH" % (d.temperature(), d.humidity())
print(data)
sleep(2)
最后,我们就可以把从传感器中读取到的数据显示在 OLED 屏幕上,代码如下: